瞬息•万变 Moments of Change

  • by

by David Currie: currie.david@icloud.com, WeChat: springboardDavid

translated by: Jillian 燕萌琳, WeChat: Jillian199709

The world is changing fast.

Opportunities undoubtedly fly past.

Change is augmented with technology, time and space.

But the real creatives will certainly find their place.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曾以为绘画以及其他传统艺术媒体已经被淘汰了,因为数码科技实在太先进、太强大了,它可以优化甚至改变视觉景象,从很多方面给人带来更为震撼的视觉效果。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甚至觉得公交站台广告牌上的广告都比艺术博物馆里展示的大多数东西更有视觉冲击力。

然而,我现在意识到这种想法实在是太片面了。

我们如果追溯到大约20世纪之初,就会发现新型科技产物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像是载人飞机、电力能源,还有汽车等等。在新科技力量的巨大冲击之下,西方艺术界定然会觉得有些无所适从,但当时还是有一批新一代的艺术家,他们勇于创新,通过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和作品定义甚至重新定义了艺术。所以,如果你更细致地去观察、去了解前一百年艺术的发展与变化,你就会发现,在这个全新的倍增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创新,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定义一个全新的角色。

而我和艺术结缘,大概是在1970年的时候。那时,我有15岁了,发现自己彻底爱上了绘画,于是我的父母便送我去参加一些艺术课程;随即,我就被H.B.比尔学校的艺术系录取了(这是一所专门培养有艺术天赋的孩子的高中)。

在那个时候,我被色彩理论的神奇之处深深吸引,并萌生出一个想法:既然每种颜色都有另一个颜色和它对立却又互补,那么一个图像如果倒转过来,像镜像那样“对立”地显示出来,那这样显示出来的图像与原图应该也可以产生互补的效果,像下图这样:

我们如果追溯到大约20世纪之初,就会发现新型科技产物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像是载人飞机、电力能源,还有汽车等等。在新科技力量的巨大冲击之下,西方艺术界定然会觉得有些无所适从,但当时还是有一批新一代的艺术家,他们勇于创新,通过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和作品定义甚至重新定义了艺术。所以,如果你更细致地去观察、去了解前一百年艺术的发展与变化,你就会发现,在这个全新的倍增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创新,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定义一个全新的角色。

而我和艺术结缘,大概是在1970年的时候。那时,我有15岁了,发现自己彻底爱上了绘画,于是我的父母便送我去参加一些艺术课程;随即,我就被H.B.比尔学校的艺术系录取了(这是一所专门培养有艺术天赋的孩子的高中)。

在那个时候,我被色彩理论的神奇之处深深吸引,并萌生出一个想法:既然每种颜色都有另一个颜色和它对立却又互补,那么一个图像如果倒转过来,像镜像那样“对立”地显示出来,那这样显示出来的图像与原图应该也可以产生互补的效果,像下图这样:

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一百年前。那时,摄影技术(是艺术媒体,也是记录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绘画(同样以写实和记录为目的)的地位得到挑战,但毕加索、马蒂斯还有萨尔瓦多·达利通过创新,打破了传统艺术的界限,为主流艺术思想的转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真正意义上推动这种转变的却另有其人。他不像当时的其他艺术家那样对现代工业化带来的改变表示愤懑与不满,他仍然对艺术抱有坚定的信念。他认为艺术不受政府、政治和金钱的摆布,是一种独立而又自由的存在。他就是马塞尔·杜尚。当时与他有相同信念的摄影师、音乐家、作家等创意工作者,一同被称为达达主义派艺术家。与此同时,一面崭新的窗户打开了,“创新思维”像一阵微风透过这扇窗儿拂来,并深深地影响了那个15岁的我。这阵微风并未离去,它还在我的思绪深处轻轻萦绕。

试想一下:如果列奥纳多·达·芬奇(或者马塞尔·杜尚)现身当世,我们又该如何定义他们,他们又该会做些什么呢?30年以前,如果有人这样问我,我可能会说:他们肯定会在Adobe图形图像软件公司里上班。虽然这很有可能是真的。

然而,这重要吗?在倍增时代,这些艺术家和这些创意对我们的生活真的重要吗?这些创新精神在不远的将来又会有怎样的社会地位呢?

这就是我现在要说的。依我看来,创新思维正在以迅雷之势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必要工具,重要地是,它成就了我,成为了很多年之后推动我个人艺术觉醒的催化剂——

那大概是在1年半前,一个在深圳做网页设计师的朋友邀请我去参加她的中国国画班。因为很久没有动过笔画过画,我特别享受于其中。在她的课堂上,我发现,中西方艺术存在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中方艺术着重于写意,而西方艺术着重于写实。在随后的某个深夜里,我恍然大悟:绘画没有消亡!画家不再提笔,绘画才会真正地消逝!这个想法催动着我拿出被遗忘已久的颜料和笔刷,一瞬间,一张张被用于绘画的视觉素材被堆砌在电脑桌面上。

Illustration 5: Breathing Wall, Acrylic on Paper, 2017

艺术媒体和(现代)艺术要旨  (The Medium and the (Contemporary) Message)

世界正在进入倍增时代,对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将新科技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比如激光、3D打印、AR眼镜等先进技术。尽管如此,艺术媒体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反而形成和运用创意的能力更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历经了上百年的历史洗礼,绘画、剪纸和摄影的艺术价值却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因为艺术(创意)源于一个过程,而艺术媒体却仅仅是艺术的载体。尽管我认为泰拉‧沙普《创意的习惯》中的观点“最具创意的作品,其作者对艺术媒体的认知具有共通之处”有一定道理,但艺术媒体本身不能说明一个艺术家或者一件艺术成功或是失败。

那么,如何创新呢?  (So, What is the Creative Process?)

创新有四要素:知识、技巧、动力与灵感。换种说法就是,你需要大量的学习来开阔眼界、提高认知,并了解他人的创作过程;接下来,你也需要充盈你的“技巧箱”:想要自己的能力变强,你就要不断学习并运用不同的艺术媒体,并发挥到极致。然而这很难,因为一个人对技巧种类数类的掌握是有限的,就像一个音乐家或者运动员,他们此生只能将几种乐器或者几项运动发挥到极致。

这就像毕加索和马蒂斯,或是罗思克和沃霍尔。不考虑现存的技术,他们在自己有限的领域中达到了极致的成就。即使随着虚拟现实的发展,人们创新的边线将会被爆炸性扩张,但自我能力与技能的完善仍然是我们永恒的目标。因此,我认为,未来科技的发展不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自我完善的需求,而只会将这种需求的水平提高再提高。换句话说,我们依然要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强项。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还在坚持画画,而不选择一个更流行的艺术媒体比如激光或者3D打印之类的艺术媒体,因为绘画才是我的专长所在。我们再也不能妄下定论“绘画过时且没意义了”!

(说到这,顺便一提,在海湾地区甚至其他地方,伦布兰特和卡拉瓦乔可是虚拟现实艺术方面的大师呢!所以,你可别千万别高估自己哟!)

那么我们现在回到之前的话题,创新只需要将丰富的知识与熟练的技能通融贯通,并不停地努力与尝试!这样就够了!

总结  (To Summarise),

在正迈向倍增时代的当下,我作为一个艺术家创作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生产”一个个作品。所以,艺术媒体(像3D打印、摄影,还有装置艺术媒体等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的目的。实际上,艺术是应该被用来指导并训练人们创新能力的专业工具。那么在这个新时代,艺术本身并不具有中心价值,具有中心价值的是以艺术为载体的创新思维的表达。作为艺术载体的出色操作者,艺术家将会更加具备社会使命感与存在感。

毫无疑问,这个时代会产生一场新的文艺复兴,而我们都出生于并生活在这个时代,了解创新的过程并主动把它融入进你的生活是无比重要的。所以,我认为千禧一代在准备寻找自己的工作的时候应该谨慎地作出选择,因为单调机械的工作将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像是律师和临床诊断的医生。在这样一个人文觉醒的时代,工业社会才是真正离我们远去消失的东西。

有趣的是,这一切杜尚和他的伙伴们在达达运动时期就已经告诉我们了。这真的很神奇!

而这,就是现在一直鼓舞着我的东西,也是我从15岁以来就在寻觅的答案。最后,如果你同样对创意思维抱有浓厚的兴趣,请一定要来参加我在深圳9月16号举办的个人艺术展开幕式哟!

Foot Notes:

在倍增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科技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同时,机器人的能力将不断被优化,并代替人类完成高精准度或者重复性的工作。例如,计算机将会增强我们的能力,去想象并设计新东西;机器人系统将会帮助我们建立及制造,以前不可想象的事物。  https://505837.kuaizhan.com/70/23/p421774566e7811

对比色即补色,两个颜色的组合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由于补色有强烈的分离性,故在色彩绘画的表现中,在适当的位置恰当地运用补色,不仅能加强色彩的对比,拉开距离感,而且能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对比与平衡效果。  https://baike.baidu.com/item/对比色

塞尔·杜尚,法国艺术家,是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https://baike.baidu.com/item/马塞尔·杜尚/1612477?fr=aladdin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艺术流派的一种。它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  https://baike.baidu.com/item/达达主义/3766?fr=aladdin

千禧一代是指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即2000年)以后达到成年年龄的一代人。

Referrences:

References:

  1. Ted Talk (www.ted.com), The Incredible Inventions of Intuitive AI by Maurice Conti
  2. You Tube (www.youtube.com), The Shock of the New, Episode 1: The Mechanical Paradise, written and presented by Robert Huges
  3. You Tube (www.youtube.com), The Shock of the New, Episode 2: The Powers That Be, written and presented by Robert Huges
  4. The Creative Habit , by Twyla Tharp

Source: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E7%9E%AC%E6%81%AF%E4%B8%87%E5%8F%98-moments-change-david-curri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